•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学 > 专业介绍 > 生物科学 > 招生简介

    招生简介

    【 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及未来发展趋势,掌握生命科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技能,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生命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能够胜任农业、林业、畜牧、医药等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研究、生产、管理、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阅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自主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生命科学中的问题和参与生物产业开发,成为现代科学研究机构、高等教育、企事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上,开设了普通生物学及实验、微生物学、物理化学及胶体化学、电子显微镜技术、遗传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动植物检验分析、组织学与解剖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制品分离制备技术、生物制品工艺学、植物次生物质开发应用、仪器分析、酶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动物细胞培养与组织工程、动物细胞标记、动物细胞分离及移植技术、生物信息学、细胞操作技术、生物生产产业实习及动植物学实习等。本专业依托生物学一级学科点,有生物学博士学位点,并拥有发育生物学和动物学2个硕士学位点。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宽口径、重基础的科技人才,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精良等。专业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2人,海外留学归国教师6人。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及生产领域、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制药、动植物检疫、农产品监督检验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关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工作。

    一、专业定位及特色

    1.专业定位

    沈阳农业大学蚕学专业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计算机科学为基础,以中国传统丝绸文化为依托,国际上唯一一个以柞蚕为主,兼顾桑蚕的教学科研单位,是古丝绸文化发展的新支点,是促进我国乃至世界柞蚕业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平台。

    柞蚕Antheraea pernyi起源于我国,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印度,是我国的一项特色产业。我国柞蚕资源和蚕茧产量分别占世界的80%和90%,其中70%的柞蚕资源集中在辽宁,20%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内蒙东部。柞蚕业的发展对增加我国北部山区的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点蚕区的蚕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甚至50%以上。“吃粮靠种田,花钱靠放蚕,种地带放蚕,一年顶三年”成为我国北方柞蚕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最好写照。

    沈阳农业大学蚕学专业始建于1957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专业拥有国际野蚕培训中心、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柞蚕研究室、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沈阳农业大学柞蚕研究所,设有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科,面向全国招生硕士研究生,承担着我国蚕业尤其是柞蚕业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高级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沈阳农业大学蚕学专业经历了蚕丝业的起起伏伏,培养的专业人才为蚕丝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结合北方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沈阳农业大学蚕学专业积极探索和调整适应北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科研体系,完善教学计划,调整学科领域,探索专业发展新途径,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在夯实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蚕丝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昆虫学、昆虫资源开发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昆虫资源及生物技术等研究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素质,能在教育、科研、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蚕学、昆虫生物技术相关的技术研发、推广等工作,培养从事蚕学领域及相关生物领域的教学与科研、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提出专业建设同学生的德育建设、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理念;树立专业教学与建设为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服务的理念。

    2.专业对学科的作用

    蚕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基础厚、知识面宽,毕业生就业面广,考研率高。蚕学专业在本科生的培养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化等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外语水平及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需掌握动物、植物及蚕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除必须具备的栽桑养蚕、蚕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掌握有关的产业政策、法规,了解蚕丝业的科学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毕业生就业范围遍及蚕丝业及相近专业、公务员及行政工作、教师及科研工作等各个行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近 5 年来学生考研率高达50%以上,全国各高校及科研单位招收的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研究生有近60%来自本专业。

    蚕学专业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科涉及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模式昆虫柞蚕、桑蚕和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桑树和柞树,在昆虫学、植物学、生物学等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科在其他专业和学科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学科(专业)的教师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分别在博士学科点作物学和有害生物与环境安全,硕士学科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学科指导研究生,为上述学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沈阳农业大学蚕学专业是国内外重点农业院校中唯一以柞蚕为主,兼顾桑蚕的教学科研单位,是我校的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蚕学专业拥有的省部级科研机构,包括国际野蚕培训中心、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柞蚕研究室、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沈阳农业大学柞蚕研究所,在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办学进程中,为我校综合实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专业特色

    沈阳农业大学蚕学专业在国内外高等农业院校中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是国内外唯一以柞蚕为主,兼顾桑蚕的教学科研单位,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特色1.蚕学专业是目前国内外高校中的稀有专业、长线专业。

    沈阳农业大学蚕学专业肩负着为全国茧丝绸行业尤其是柞蚕业培养蚕丝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招生范围遍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广西等二十几个省市。柞蚕业生产历来是我国北方山区农村传统的优势产业,蚕茧和丝、绸产品60%以上用于出口创汇,是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拳头产品。蚕丝业生产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是长期需求专业技术人才的行业。

    特色2.蚕学专业建设理念。

    在国内外同类专业中首先提出专业和学科建设同学生的德育建设、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理念;树立专业教学与建设为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服务的理念。

    特色3.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强,专业口径宽,毕业生就业面广。

    专业在本科生的培养教育中注重学生的数理化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外语水平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需掌握动物、植物及蚕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除必须具备的栽桑养蚕、蚕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掌握有关的产业政策、法规,了解蚕丝业的科学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毕业生就业范围遍及蚕丝业及相近专业、公务员及行政工作、教师及科研工作等各个行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5%以上。全国各高校及科研单位招收的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研究生有近 50%来自本专业。

    沈阳农业大学蚕学专业承担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等教学工作,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本科生,硕士生,证书班学员,行业发展中60%以上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毕业于本专业,为行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扩大教学范围和国际影响,国际野蚕培训中心还举办了国际野蚕培训班,为世界野蚕业培训了蚕业科技人才。2011年5月,本学科承办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国柞蚕团队工作会议,扩大了本学科的影响。

    蚕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害虫防治学”和“分子生物学”被评为辽宁省级精品课程,“柞蚕生态及蚕种学”、“昆虫解剖生理学”评为沈阳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桑蚕饲育及良种繁育”、“昆虫病理学”和“昆虫生物技术实验”为沈阳农业大学一类课程,这些优秀课程资源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软件保障。蚕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秦利教授为沈阳农业大学校级教学名师,蚕业科学教学团队为沈阳农业大学校级教学团队。主编的《中国柞蚕学》为辽宁省精品教材。

    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完成了“野生天蚕、柞蚕自然资源调查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中国柞蚕体色的生化遗传学研究”、“柞蚕滞育机理的研究”、“中国柞蚕起源与分化的研究”、“中国柞蚕线粒体DNA AT富集区分子进化研究”等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完成了“天幕毛虫的综合防治”、“桑柞蚕电磁效应的研究”等省科委6项课题的研究,共获省政府三等奖5项,省农业厅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还获得多项市政府奖励,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12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柞蚕mtDNA AT富集区系统进化与遗传变异研究”、“柞蚕蛹之余解除期高丰度表达的KK-42结合蛋白基因的功能分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沈阳)试验站建设、辽宁省教育厅项目“昆虫线立体DNA分子系统学研究”等。在教学改革方面,已经完成了“蚕学系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面向21世纪蚕学系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蚕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等5项教学科研课题,目前在研的教学改革立项有“教学团队与课程组建设为主体的蚕业科学精品课程群教学改革”等3项课题,“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体系的建立”获得校教学教育成果奖。

    4.专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蚕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少。新形式下,提高蚕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专业与产业的结合,促进蚕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人才保障 在师资建设上,目前蚕学专业具有12位专职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缘结构科学。从事蚕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3人,其中2人博士期间分别就读于浙江农业大学(1人)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1人);从事蚕业科学专业课程教学的6人,博士期间分别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1人),中国农业大学(2人)、中国农业科学院(1人)、西南大学(1人)、沈阳农业大学(1人);从事蚕业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2人,其中1人曾在南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年,1人在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年。年龄层次科学合理,50-60岁1人、40-50岁2人、30-40岁6人、20-30岁1人。

    教学改革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专业分别从专业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即将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教学、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共同发展模式,在夯实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从而促进蚕丝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基地建设 专业充分认识到基地建设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平台,在学校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建成了校内教学科研基地:标准化柞园和桑园,分别与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和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签定合作协议,建立了2个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外基地的建设,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

    科研平台建设 科研是教学的源泉,科研平台建设一直是专业发展的核心之一。专业现拥有国际野蚕培训中心、教育部批准的柞蚕研究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沈阳综合试验站、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广大师生科研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二、教师队伍

    1.数量及结构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年龄和学缘结构科学合理。蚕学专业现拥有专职教师10人,9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人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占90%。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0.5,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从事蚕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3人,其中2人的博士学位分别就读于浙江农业大学(1人)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1人);从事蚕业科学专业课程教学的6人,博士期间分别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1人),中国农业大学(2人)、中国农业科学院(1人)、西南大学(1人)、沈阳农业大学(1人);从事蚕业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2人,其中1人曾在南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年,1人在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年。

    2.教学水平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蚕学专业分别从专业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即将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教学、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共同发展模式,在夯实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从而促进蚕丝业良性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两项。学生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满意(优、良)率达100%。

    (1)秦利作为主要完成人(4)参加的“高等农业院校基础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辽宁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

    (2)秦利主持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体系的建立”获得校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

    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已经完成了“蚕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害虫防治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蚕学系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面向21世纪蚕学系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四位一体秋柞蚕生产实习教学体系的构建”等教学科研课题,极大地促进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在研的教学改革立项有“教学团队与课程组建设为主体的蚕业科学精品课程群教学改革”等3项课题。蚕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秦利教授为沈阳农业大学校级教学名师,2010年蚕业科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校级教学团队。主编的《中国柞蚕学》被评为辽宁省精品教材。

    3.科研学术水平

    蚕学专业教师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12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柞蚕mtDNA AT富集区系统进化与遗传变异研究”、“柞蚕蛹之余解除期高丰度表达的KK-42结合蛋白基因的功能分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沈阳)试验站建设、辽宁省教育厅项目“昆虫线立体DNA分子系统学研究”等,基础性科研效果显著,近5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每人年均科研经费10余万元。

    蚕学专业教师近3年来主持科研课题近20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9项,总经费约400余万元,年人均科研经费约10万元/人;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

    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柞蚕蛹滞育解除期高丰度表达的KK-42结合蛋白基因的功能分析(31072082) 刘彦群 主持

    蜀葵花柱卷曲运动的适应机制、传粉生物学及交配系统研究(31100226) 李 群 主持

    柞蚕mt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30800803) 刘彦群 主持

    国家级课题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桑蚕(综合试验站),主持,50万元, 秦 利 主持

    省部级课题

    辽宁省“高校杰青学者成长计划”柞蚕转录组研究:蛹滞育相关基因的分离与鉴定 刘彦群 主持

    柞蚕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2008643) 刘彦群 主持

    亚洲玉米螟及其姊妹种分子遗传进化机制研究(20101103) 杨瑞生 主持

    蚕场重要害虫DNA条形编码研究 杨瑞生 主持

    柞蚕重大病害检测技术研究(L2010512) 秦利 主持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SY5杀虫毒素对小菜蛾的作用机制(L2012247) 王欢 主持

    柞蚕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制品及水稻抗病分子育种的研究 王学英 主持

    柞蚕新品种选育的研究(413010208-1102-01133011001) 秦利 主持

    桑树新品种选育 王世富 主持

    校青年基金

    “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利用基因表达标签(EST)技术分离柞蚕滞育相关基因和其它重要生理功能基因 刘彦群 主持

    柞蚕微孢子虫孢壁功能蛋白基因的克隆(20101002) 姜义仁 主持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抑菌活性及相关基因研究(20060015) 王欢 主持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20070112) 刘彦群 主持

    科研成果及奖励

    2004年“柞蚕新品种沈黄1号选育及种质资源创新的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设施蔬菜病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玉米主要病害病原菌生理分化、抗性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保护地瓜类作物枯萎病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1年“保护地瓜类作物枯萎病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获辽宁省农业科技贡献奖一等奖;

    2009年“柞蚕脓病、空胴病实用防控技术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贡献奖二等奖

    4.对外影响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9篇。

    (1) Yan-qun Liu*, Miao-Miao Chen, Qun Li, Yang-hu Sima, Zhao-Jun Wei, and De-fu Jiang. A gene encoding KK-42-binding protein in Antheraea pernyi (Lepidoptera: Saturniidae).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2. Accepted. 31072082, 31072091

    (2) Mo CHEN, Rui YAO, Jun-Fang Su, Huan WANG, Yu-Ping LI, Yan-Qun LIU*, Xing-Fu JIANG, Li QIN, Zhen-Dong WANG*, Cheng LU. Length polymorphism and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A+T-rich region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Antheraea pernyi (Lepidoptera: Saturniidae).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12. 43: 169–177.

    (3) Yan-Qun LIU, Yu-Ping LI, Huan WANG, Run-XiXIA, Chun-Li Chai, Min-Hui Pan, Cheng LU, Zhong-Huai XIANG.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Wild Type of the Chinese Oak Silkmoth, Antheraea pernyi (Lepidoptera: Saturniidae).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2. 105(3): 498-505.

    (4) Shou-Hui SUN, Yu-Ping LI, Ya-Nan ZHENG, Xiao-Rui XU, Xiang-Dong JIN, Song WU, Wen-Li LI, and Yan-Qun LIU*. Molecular cloning, expression patter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a selenophosphate synthetase gene from Antheraea pernyi (Lepidoptera Saturniidae).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1. 104(6): 1373-1379.

    (5) Yu-Ping Li, Yan-Qun Liu*, Huan Wang, Run-Xi Xia, Sheng-Lin Shi, Xian Liu, Shi-Fu Wang, Li Qin. cD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pattern of homolog of alpha subunit of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 Ib from the Chi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pernyi.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2011. 11:148 available online: insectscience.org/11.148

    (6) Yuping Li, Huan Wang, Runxi Xia, Song Wu, Shenglin Shi, Junfang Su, Yanqun Liu, Li Qin, ZhenDong Wang. Molecular cloning, expression patter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will die slowly gene from the Chi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pernyi.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2011, 38(6): 3795-3803.

    (7) Yanqun Liu, Li Qin,Yuping Li, Huan Wang, Runxi Xia, Yonghong Qi, Xisheng Li, Cheng Lu, Zhong-Huai Xiang. Comparative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three Chinese silkworm species Bombyx mori L. (Lepidoptera: Bombycidae), Antheraea pernyi Guérin-Meneville and Samia cynthia ricini Donovan (Lepidoptera: Saturniidae). Neotropical Entomology, 2010, 39(6): 967-976. (SCI 0.646)

    (8) Lin Liu (本科生 07蚕学), Hui-Ying Wang, Hong-Yu Jin, Song Wu, Yu-Ping Li, Yanqun Liu, Xi-Sheng Li, Li Qin, Zhen-Dong Wang. Molecular cloning, expression patter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myosin light chain 2 gene from Antheraea pernyi: A potential marker for phylogenetic inference.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10, 38(5): 981–987. (SCI 1.11)

    (9) De-Fu Jiang, Yan-Qun Liu, Xi-Sheng Li, Sheng-Lin Shi.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ntheraea pernyi abnormal wing disc gene that is inducible under temperature stress.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0, 9 (43): 7372-7378. (SCI 0.565)

    (10)Yanqun Liu, Yuping Li, Xisheng Li, Li Qin. The origin and dispersal of domesticated Chi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pernyi in China: a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ancient texts.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2010. 10:180. (SCI 1.014)

    (11)Yanqun Liu, Yuping Li, Huan Wang, Runxi Xia, Xisheng Li, Haolei Wan, Li Qin, Defu Jiang, Cheng Lu, Zhonghuai Xiang. cD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pattern of two enolase genes from the Chi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pernyi.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2010. 42(11): 816-826. (SCI 1.55)

    (12)Yan-Qun Liu, Yu-Ping Li, Song Wu, Run-Xi Xia, Sheng-lin Shi, Li Qin, Cheng Lu, Zhong-huai Xiang.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pattern of a lysophospholipase gene from Antheraea pernyi.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0. 103(4): 647-653. (SCI 1.031)

    (13)Song Wu, Zhi-xing Xuan, Yu-Ping Li, Qun Li, Run-Xi Xia, Sheng-Lin Shi, Li Qin, Zhen-Dong Wang, Yan-Qun Liu.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rst actin gene in Chi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pernyi.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 5(10): 1095-1100. (SCI 0.263).

    (14)Yuliy A.Ratiner,Leila M. Sihvonen,Yanqun Liu*,Lei WangandAnja Siitonen. Alteration of flagellar phenotype of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P12b, the standard type strain for flagellar antigen H17, possessing a new non-fliC flagellin gene flnA, and possible loss of original flagellar phenotype and genotype in the course of subculturing through semisolid media.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2010,192: 267–278. (SCI 1.975)

    (15)Fang Liao, Lin Wang, Song Wu, Yu-Ping Li, Lei Zhao, Guo-Ming Huang, Chun-Jing Niu, Yan-Qun Liu, Ming-Gang Li.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fall webworm, Hyphantria cunea (Lepidoptera: Arctiid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10; 6(2):172-186. (SCI 3.215)

    (16)Yu-Ping LI, Wu Song, Sheng-Lin SHI,Yan-Qun LIU, Min-Hui PAN, Fang-Yin DAI, Cheng LU, and Zhong-Huai XIANG. Mitochondrial genome nucleotide substitution pattern between domesticated silkmoth, Bombyx mori and its wild ancestors, Chinese Bombyx mandarina and Japanese Bombyx mandarina.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10,33(1): 186-189. (SCI Expanded 0.796)

    (17)Yu-Ping Li, Run Xi Xia, Huan Wang, Xi Sheng Li, Yan-Qun Liu, Zhao Jun Wei, Cheng Lu and Zhong Huai Xiang. Construction of a full-length cDNA library from Chinese oak silkworm pupa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KK-42-binding protein gene in relation to pupa-diapause termin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09; 5(5): 451-457. (SCI 3.215)

    (18)Yu-Ping Li, Bao-Shan Yang, Huan Wang, Run-Xi Xia, Lin Wang, Zhi-Hong Zhang, Li Qin, Yanqun Liu. Mitochondrial DNA analysis reveals a low nucleotide diversity of Caligula japonica in China.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9, 8(12):2707-2712 (SCI 0.565) cited by 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 BIOLOGY, ISSN Print: 1560–8530; ISSN Online: 1814–9596,

    (19)Shao-Tong Jiang, Gui-Yun Hong, Miao Yu, Ying Yang, Yan-Qun Liu, Zhao-Jun Wei.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giant silkworm moth, Eriogyna pyretorum (Lepidoptera: Saturniid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09, 5, 351-365 (SCI 2.865)

    (20)Yan-Qun LIU, Yu-Ping LI, Min-Hui PAN, Fang-Yin DAI, Xu-Wei ZHU, Cheng LU, and Zhong-Huai XIANG.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Chinese Oak Silkmoth, Antheraea pernyi (Lepidoptera: Saturniidae).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2008, 40: 693-703 (SCI 1.017)

    (21)Lu Feng, Bin Liu, Yanqun Liu, Yuli A Ratiner, Bo Hu, Dan Li, Xiaolin Zong,Wei Xiong, and Lei Wang. A Genomic Islet Mediates Flagellar Phase Varia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Carrying the Flagellin-Specifying Locus flk.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2008, 190(13): 4470-4477 [SCI,IF 4.0]

    (22)Pan Min-hui,Yu Quan-you,Xia Yu-ling,Dai Fang-yin,Liu Yan-qun,Lu Cheng,Zhang Ze,Xiang Zhong-huai.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Chinese wild mulberry silkworm, Bomyx mandarina (Lepidoptera: Bombycida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2008, 51(8): 693-701 (SCI 0.635)

    (23)Yayue Li, Dan Liu, Boyang Cao Weiqing Han, Yanqun Liu, Fenxia Liu, Xi Guo, David A. Bastin, Lu Feng, and Lei Wang. Development of a serotype-specific DNA microarray for identification of some Shigella and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06,44(12): 4376-4383. (SCI 3.4)

    (24)Qun Li, Cheng-Jiang Ruan, Jaime A. Teixeira da Silva, Xue-Ying Wang, Floral morphology and mating system of Althaea rosea (Malvaceae),Plant Ecology and Evolution 145 (2):176-184, 2012,(SCI/1.167)

    (25)QUN LI,HE LE,CHENG-JIANG RUAN,XUE-YING WANG. Assessment of Genetic Stability of Propagated Plantlets of Four Sea Buckthorn (Hippophae) Cultivar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by ISSR Mark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9:232–246, 2009

    (26)Yi-Ren Jiang,Zhen-Hua Deng,Sheng-Lin Shi,Rui-Sheng Yang,Yan-Zhuo Li,Yu-Xi Duan and Li Qin.Development of a PCR-base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Nosema pernyi,Africatio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Research.2011,Vol.5(24):4065-4070.

    (27)Huan Wang,Yan-Qun Liu,Hui Dong,Li Qin,Tian-Lai Li,Bin Cong. Antibiotic Activity of Bacterial Isolates Associated with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Afric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Research. 2011, 5(28): 5039-3045.

    学术交流:

    近2年科研活动活跃,本专业教师出席各级各类学术会议40余人次,并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到我院交流访问。

    本专业于2011年承办了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柞蚕团队工作会议。近3年专业教师出席各级各类学术会议30余人次,并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我院交流访问。如法国的Sergine博士、韩国的Kim教授等,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三、教学基本建设

    1.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一直是蚕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学校、院对课程建设的工作重点,结合学科发展和产业现状,蚕学专业积极推动课程组建设、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计划,目前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已经形成了由2-3名教师组成的课程组,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讲授。每个课程组配备了职称学历较高、年龄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授课教师注重教书育人和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和学校的好评。本专业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害虫防治学”、“分子生物学”分别于2010年和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级精品课,专业课“柞蚕生态及蚕种学”、“昆虫解剖生理学”和“害虫防治学”评为沈阳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专业课“桑蚕饲育及良种繁育”、“昆虫病理学”和“昆虫生物技术实验”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一类课程。专业教师刘限老师正在开展“昆虫解剖生理学”的双语教学工作。

    专业在课程建设的同时,分别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已经完成了“蚕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害虫防治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四位一体秋柞蚕生产实习教学体系的构建”等多项教学科研课题,促进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在研的教学改革立项有“教学团队与课程组建设为主体的蚕业科学精品课程群教学改革”等3项课题,“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体系的建立”获得校教学教育成果二等奖,该研究成果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效果显著。

    2.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方面,近年来主编公开出版全国统编教材3部,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7部,主编校内教材3部。秦利教授主编《中国柞蚕学》(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被评为辽宁省精品教材;主编《柞蚕蚕种学》(2010年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高德三教授主编《害虫防治学》(2008年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均为本校教师参编的近3年的精品教材,并自制教学软件,自制教学软件的学时数占专业课程学时的25%,多媒体利用率达95%以上,“害虫防治学”、“柞蚕生态及蚕种学”、“昆虫生理解剖学”、“桑蚕饲育及良种繁育”等课程资源均已达到网络共享,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完成课程的预习、复习和师生互动交流。

    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近5年,蚕学专业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申请1项省级教研项目和4项校级教研项目,建立起适合社会发展的,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获校级教学研究奖一项。

    (1)实验课程体系以培养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适合本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等层次由浅入深,建立起了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提高性实验+拓展性实验的实验课体系,综合性、设计性专业实验数量占实验数量的70%,引导学生创造性实践活动占整个实践活动时间80%。激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实验,去开创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行“情境式”为主的实习模式,蚕学专业开设桑蚕生产实习和秋柞蚕生产实习,总计16周,完全满足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这种模式克服了以往实习模式的不足,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业务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3)实践教学产学研相结合,让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实际生产,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基础。

    (4)有完善的实践课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实行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成绩评定方法。通过操作、演示、答辩、综合性研究、项目设计来进行考核,必要时实行实际任务考核或与产学研合作单位联合考核。总成绩=平时成绩(50%)+实习/实验报告成绩(10%)+任务完成成绩(40%),每项成绩都有具体评价方法,教师、学生都参与评定,考核体系全面、具体、详细、人性化,从多角度考察,综合了各方面的情况,符合实际,能客观反应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又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学生的实验报告中60%以上能够反映出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有完善的实践课管理监控制度和评价体系

    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监控和监督,跟踪记录,包括课程材料(教案、讲稿等)、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准备情况、实际上课情况、教学效果等等,定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践表明,采用该体系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6)有完善的实践课平台。蚕学专业有创新实验室(学院共用)、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集中、多功能、高效率,设备齐全,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有校内实习基地3个(柞蚕场、桑园、蚕学楼),校外基地4个,相关基础和配套设施完善,能够满足实习教学要求。配套教材齐全,有过硬的师资队伍。

    4.信息资源及应用

    蚕学专业相关资料丰富,有《蚕业科学》、《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北方蚕业》、《中国蚕业》、《丝绸》等多种杂志,并有多种专著供教师和学生查阅。办公室、实验室都有发达的网络设施,随时都能方便的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校图书馆纸质、电子资源丰富,能满足师生需要。各门课程基本都建设成了网络课,师生可共享资源,实时互动,展开讨论。各位教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利用网络化教学和管理信息平台,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的教学管理机制。除了查阅传统文字资料还能通过校园网查阅大量信息,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协同学习和个别学习。教师通过网上与国内外交流,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校园网运行可靠。

    5.教风学风建设

    本专业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优良的教风,秦利教授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勤奋好学,2008届蚕学分别获得辽宁省和校三好班级荣誉,12级蚕学学习成绩在校内同一个学科各专业中名列前茅。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在校内多次受表扬,对外影响好。

    四、教学效果与社会认可

    1.毕业论文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蚕学专业立足本领域及其外延,重点抓好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每年毕业生全部都能顺利通过答辩,论文质量高,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学校抽检的二次答辩中通过率100%,并且每年校优秀毕业论文答辩中都有获奖者。现将毕业论文工作特点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

    (1)将毕业论文作为重点教学环节

    本科毕业论文是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深化和升华的过程,是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是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对综合能力培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全专业师生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将毕业论文工作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成为重中之重。

    (2)培养目标明确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厚基础、高能力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率。从论文选题、实施至完成等各个环节,都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开展工作。

    (3)严选论文内容

    论文内容经过严格把关,指导教师提出论文内容,经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并听取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意见,然后供学生选择。论文内容的选择除满足学校相关要求外,重点考虑是否满足以下几点:①突出本领域特色又具有外延性,适应本领域和社会发展需要;②对就业领域有一定针对性;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④利于提高综合素质;⑤利于创新能力培养;⑥有一定难度和工作量;⑦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⑧产学研相结合。

    (4)毕业论文工作动手早

    毕业论文环节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在入学之初就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对此有所了解,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及早准备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在二年级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导师,进入实验室开始参加科研工作。在升入三年级时基本都已经确定了毕业论文题目,并开始着手做毕业论文。进展快的同学,到三年级就基本完成试验环节,开始整理数据、撰写科研论文、投稿。整个毕业论文环节时间充足,有条不紊,学生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5)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培养

    指导教师按照3-5倍学生人数的比例提供备选研究内容,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指导教师,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拟题。研究内容确定后,学生自己围绕研究主题查阅资料,制定研究方案,然后教师加以指导,不断修订完善。在试验进行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实践,教师全程监控,只在必需时,教师才加以干预,以使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

    (6)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经过毕业论文环节的系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计算机和外语的应用能力等都明显提高,具备了从事相关教学、科研、管理和生产的能力和素质,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研究生面试通过率、就业率提高,在求职面试中往往一次性通过,各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毕业生评价很高。

    (7)产学研相结合

    论文研究内容一般都是产学研相结合。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紧密结合,学生直接参与本领域前沿科研工作,解决关键理论问题;毕业论文与企业、生产单位、关系单位的生产相结合,学生参与实际生产,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保证了论文研究内容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保证论文完成所需资金等,使学生亲身参与本领域前沿工作和实际生产,得到很好的实战锻炼。

    (8)完善毕业论文工作平台建设

    近些年,专业逐渐加大对本科毕业论文平台建设的投入。首先,提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对指导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先后选派教师进修、出国深造,更新教育理念和科研思想,把握本领域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动态,提高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和素质建设,提高指导学生的能力。几年来,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农业部专业体系专项1项,省部级项目5项,累计科研资金300万,为毕业论文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增加投入,完善教学科研设施建设,先后对实验室、教学科研基地的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进行了完善,引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加强了管理。重点对3个校内教学基地和4个校外教学基地进行了建设,并与多家单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都成为毕业论文工作的有力保障。第三,完善毕业论文工作方案,细化每个环节的实施细则,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使整个工作规范化、条理化、标准化。

    (9)论文质量高

    论文撰写格式规范,表达准确,条理清楚,普遍质量很高,在学校抽检的二次答辩中通过率100%,在近三年校优秀毕业论文答辩中每年都有获奖者。

    2009-2012年本科生获得校优秀论文情况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获校优秀论文等级

    2009

    刘 铮

    杨瑞生

    亚洲玉米螟Cytb基因序列及其种群变异分析

    一等

    2010

    陈 思

    刘 限

    柞蚕蛹血淋巴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等

    2011

    王 思

    刘 限

    添食木霉菌对桑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等

    2012

    姜丽雅

    刘彦群

    柞蚕溶血磷脂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谱分析

    一等

    2.考试考核

    为了完善教学体系,培养素质综合型人才,近5年来,专业先后申请了1项省级教学立项、8项校级教学立项对整个教学体系进行了逐步改革。其中,对考试考核做了大量的工作,目标就是提高考核效率、准确度,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经几年的实践建立起了完善的综合考核方法,考试模式多样,考题类型多样,特别是实践课的考试,通过操作、演示、答辩、综合性研究、项目设计来进行考核,或通过实际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或与产学研合作单位联合考核。通过改革实践,建立起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成绩评定方法。实践表明,我们的考试试题和考试方法符合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核。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试卷评阅认真、考试总结认真,在每年校教学检查中都受到肯定和表扬。

    3.社会认可

    蚕学专业属于我国特色专业,我校蚕学专业又以柞蚕为主,而世界70%的柞蚕集中于辽宁,使我们的专业更具有特色。高中生和家长对我们的专业并不熟悉,所以报考率不如众所周知的热门专业高。专业自创立以来,治学严谨,求实创新,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著称,对学生要求高,学位授予标准掌握的严格,毕业生质量高,普遍个人综合能力强,工作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工作以后用人单位反馈给我们的信息表明,我们的毕业生适应性强,工作上手快,热情高,业务熟练,有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高,“用起来很顺手”。

    近几年来,黑龙江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蚕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蚕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以及河南丝绸公司等多家企业主动要求招聘本专业优秀毕业生,这一事实表明,蚕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4.学生能力测试

    由于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学生的能力测试75%的学生达7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