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团队 > 植物发育与逆境适应 > 最新动态 > 正文

    CsMLO1和CsMLO2在黄瓜抗棒孢叶斑病中的功能分析

    【来源:     日期:2020/04/11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范海延,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组主要从事黄瓜-病原微生物分子互作、蔬菜作物抗逆性研究等。

    黄瓜(Cucumis sativus)是我国第一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重要的蔬菜传染性病原真菌,可引起黄瓜棒孢叶斑病,严重危害黄瓜的生产。目前关于黄瓜对棒孢叶斑病的抗性机制研究甚少。

    课题组通过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在多主棒孢侵染早期,黄瓜中两个白粉病抗性基因(Mildew Resistance Locus O,MLO)CsMLO1(Cucsa.207280)和CsMLO2(Cucsa.308270)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出现明显上调。瞬时过量表达CsMLO1/CsMLO2降低了黄瓜子叶对棒孢叶斑病菌侵染的抗性,瞬时沉默CsMLO1/CsMLO2却增强了黄瓜子叶对棒孢叶斑病菌侵染的抗性,表明CsMLO1/CsMLO2能负调控黄瓜对棒孢叶斑病的抗性。

               图1CsMLO1CsMLO2在黄瓜抗棒孢叶斑病中的作用

    以瞬时转基因黄瓜子叶为试验材料,结合ROS、CaM及AB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及病程相关基因检测,进一步证明CsMLO1能通过负向调控ROS、ABA和Ca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控黄瓜对棒孢叶斑病的抗性;而CsMLO2仅负向调控CsCaM基因的转录水平。利用酵母双杂交、萤火虫荧光素酶互补(LCI)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等技术,证实了CsMLO1蛋白与CsCaM3蛋白存在稳定互作,而CsMLO2蛋白与CsCaM蛋白不发生互作。CsMLO1与CsCaM3-GFP融合蛋白的共定位分析发现CsMLO1蛋白使CsCaM3从细胞质转移至质膜,且质膜处的CsCaM3绿色荧光强度显著减弱,表明CsMLO1阻止了CsCaM3的积累。将CsMLO1CsCaM3的过表达载体瞬时共转化黄瓜子叶,却增强了黄瓜子叶对棒孢叶斑病菌的易感性,主要表现在抑制黄瓜子叶中HR反应,包括ROS积累减弱、胼胝质沉积减弱和防御相关基因表达下降。这些结果表明,CsMLO1与CsCaM3相互作用并负调节CsCaM3表达,从而抑制植物免疫应答。CsMLO1与靶蛋白CsCaM3的互作可能是影响黄瓜对棒孢叶斑病抗性的重要机制。

         图2 CsMLO1和CsMLO2在黄瓜抗棒孢叶斑病中的作用机制

    该项研究将有利于更深入、精确地诠释CsMLO1和CsMLO2在植物抗病信号传递中的作用与机制,也将为选育兼抗多种病害的优良黄瓜新品种提供依据。该研究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Journal ofMolecularSciences和Biochemistry (Moscow)等期刊,累积影响因子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