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团队 > 植物生理与种质资源创新团队 > 研究人员 > 教师 > 正文

    教师

    【来源:     日期:2016/10/25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阮燕晔

    阮燕晔,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沈阳市玉米全基因组选择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20年入选沈阳市领军人才。目前主要从事玉米群体遗传学、玉米分子育种、玉米代谢生理与分子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在控制玉米气生根性状的QTL定位、功能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玉米SNP分子标记辅助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课题近1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一区期刊The Crop Journal等SCI源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辽宁省农业科技贡献三等奖。

    樊金娟

       樊金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在香港浸会大学生物学进行合作研究,2017年在加拿大农业与食品部渥太华研发中心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植物在逆境下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援外项目、科技部外专局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省部以上项目8项,主持横向课题7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分别获辽宁省农业贡献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三项。主讲植物生理学、高级植物生理学、现代生物学研究技术等本科和研究生学位课程,是植物生理学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辽宁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主持辽宁省级本科教学研究项目3项。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植物生理实验技术》,副主编《植物生理学》分获辽宁省精品教材、辽宁省优秀教材。获评沈阳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名师。

    朱延姝

    朱延姝,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士、1999年东北师范大学细胞与遗传研究所硕士、2005年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博士。沈阳农业大学品牌专业骨干课、精品课、线上线下一流课《细胞生物学》课程负责人,辽宁省资源共享课、线上线下一流课《植物生理学》主讲教师,辽宁省线下一流课、校精品课《细胞生物学实验》主讲教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与分子遗传方面的科研工作,在植物光合生理、光合碳同化机理、光合细胞发育和分化机制以及利用群体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探索玉米种质资源、挖掘调控玉米高产抗倒延衰相关基因等领域展开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沈阳市科技厅基金、博士后基金、校青年基金等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等多个项目。获辽宁省教育厅科研成果奖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21世纪教材和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教材”3部及其他教材多部

    李丛

    李丛,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6-201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主要从事玉米籽粒萌发性状及谷子(小米)发育和抗逆性状数量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现讲授本科课程有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研究生课程有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分子遗传学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青年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参与培育玉米新品种2个,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参编教材3部。

    张敖

    张敖,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科玉国家级科企联合体-分子育种家。2017年于沈阳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作物数量遗传、生物信息分析和分子育种技术。博士在读期间在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和隶属于联合国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进修研究各一年。工作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两年半,主要从事玉米全基因的预测方法和应用研究。现讲授的主要本科课程有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分子植物育种,研究生课程有分子遗传学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农委和上海市农科院-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分中心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参与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曾在全国分子植物育种大会做青年科学家报告,获辽宁省农业贡献奖二等奖1项,沈阳市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参与培育玉米新品种3个,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董小妹

    董小妹,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表观遗传修饰对作物种子发育以及逆境响应的调控。研究方向包括:1.解析基因印记在玉米胚乳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表观调控机制;2. 保守印记非编码RNA的鉴定及其表达调控与功能研究;3. 表观遗传修饰在作物逆境胁迫响应中的作用。研究已经获得1项国家青年基因、2项省科技厅基金资助。目前以通讯和第一作者在Molecular plant、Genome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 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