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动态 > 正文

    我院刘彦群副教授主持的成果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来源:本站     日期:2016/10/27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日前,2016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公示完毕,我院刘彦群副教授主持完成的“野蚕线粒体基因组与分子系统学研究”荣获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项目由沈阳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西南大学合作完成,主要完成人包括刘彦群、李玉萍、魏兆军、李群、鲁成。

    项目属农林科学领域,是养蚕学学科中的野蚕学分支。针对我国野蚕学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利用基因组学、分子系统学等技术手段,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主要成果包括:

    1.针对野蚕基因组信息缺乏的问题,系统开展了重要野蚕种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研究,为野蚕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①最先完成了柞蚕、大乌桕蚕、樗蚕、樟蚕、野桑蚕等11种野蚕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定,进行了基因组注释,明确了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②通过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为家蚕驯化于中国野桑蚕的观点提供了直接证据,查明了野生型柞蚕与放养型柞蚕的分歧时间。③建立了柳蚕等5种野蚕的DNA条形码,明确了野生柞蚕的分类学地位,揭示了栗蚕的南方和北方种群遗传分化程度。

    2.针对柞蚕品种资源遗传信息不清的问题,首次开展了柞蚕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研究,为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①针对柞蚕种的起源与分化问题,首次提出了柞蚕仅经历一次地理驯化事件的观点。②首次揭示了柞蚕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且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品种内而不是品种间。③通过对柞蚕mtDNA控制区的研究,揭示了放养型柞蚕的单母系起源,并经历了一个近期的种群扩张。④首次开展了体色与柞蚕品种遗传关系的一致性研究,证实了幼虫体色并不能反映柞蚕品种的真实遗传关系,改变了传统的体色分类理论。

    3.针对野蚕分子标记缺乏的问题,系统进行了柞蚕核基因的分离和系统学评价研究,为开展野蚕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了可用的核基因标记。分离了20个柞蚕功能基因,查明了发育时期和组织器官表达模式,明确了这些基因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发现了4个基因的特殊进化历史。首次鉴定和命名了鳞翅目昆虫特异的烯醇化酶II。发现FK506结合蛋白A和B在鳞翅目昆虫分化之前即已经开始独立进化;KK-42结合蛋白是minor yolk protein的新成员;细胞质保幼激素结合蛋白与脊椎动物的Glod-4具有共同祖先。发现长寿基因、硒磷酸化合成酶、赖氨酰tRNA合成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等适合于真核生物的系统进化关系推断。

    相关研究成果在Int. J. Biol. Sci.、Gene、Ann. Entomol. Soc. Am.等杂志已发表论文5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1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写英文书籍(章节)1部。8篇代表作SCI他引254次。

    项目带动了我国野蚕学的快速发展,丰富了蚕业科学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