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年度报告 > 正文

    2019年生物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     日期:2023/11/08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本年度生物学学科建设最主要的工作是举办了生命科学创新与农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庆祝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建院20周年,调整、凝练了二级学科方向;取得的最主要的成绩是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1项,总经费424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

    一、学科方向凝练

    指定专人负责生物学博士点学科下各学科方向的建设工作,把11个二级学科方向凝练成6个,取消1个、合并4个,明确各学科方向下的研究内容,突出特色,优化、固定各学科方向的师资队伍,为长远发展及博士点合格评估打基础。各学科方向每两周组织1次学术活动,提高学科方向的凝聚力和活力。申报了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未获批)。

    二、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引进博士毕业生3人,分别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加强了植物与微生物分子互作团队(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入侵生物学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建设,为引进人才骆世洪教授组建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与生物功能学术团队。

    开展了学术团队建设工作经验总结交流活动。各团队提交了总结报告,向校内专家和全院教师汇报了近五年团队建设的经验教训、取得的业绩、代表性成果等,专家对各团队建设情况进行了点评,根据专家打分和自评分,团队被考核为3个档次,学院将根据考核结果支持各团队的建设。

    通过争做名师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术水平。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投身教学与科研工作,鼓励青年教师进实验室,亲自做实验、指导学生做实验,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深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邀请李天来院士与青年教师座谈,介绍科研经验与心得,使青年教师进一步明确了科研方向,提高了从事科研工作的热情。年度内5人(马慧、王勇、崔震海、郭志富、张宁)学成归国,1人(张敖)出国做博士后,1人(张冰)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开展合作研究。2人(冯玉龙、笵海延)当选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1人(骆世洪)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于晓丹)。2人(康宗利杨瑞生)进入辽宁省高校教师培训专家库。

    三、科学研究 

    大力营造学术氛围,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讲评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研课题,邀请专家介绍基金申请经验,提高项目的申报成功率;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能力。2019年学院新增纵向科研项目2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青年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1项(经费424万)、子课题3项,省级科研项目8项,横向课题11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辽宁省农业科技贡献奖1项;获得各类专利20余项。

    四、人才培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思路,认真组织落实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严把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新建3个校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申报1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积极探索以实践为中心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模式。2019年研究生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6篇;获校优秀论文2篇,国家奖学金4人,市优秀研究生2人,市优秀研究生干部1人,省优秀毕业生3人。

    五、学术交流

    成功举办了生命科学创新与农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庆祝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建院20周年,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瑞士弗里堡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10位专家出席了大会。举办了“谈理想话成长守初心担使命”院士恳谈会,结合个人发展历程和体会,李天来院士建议青年教师要做好科研定位、选好切入点,并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刻苦专研,尽快融入到团队科研工作中,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举办了美国康奈尔大学GOBii育种辅助选择技术沈阳农业大学培训会等。在2019年中国生态学大会上主持分会场1个。此外,还邀请10余位专家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举办生物青年学术研讨论坛6次,40余位师生参加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多人做大会或分会报告。

    六、条件建设

    改造了学院创新实验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室、色质联用室等;维修仪器设备12台次;在广泛论证基础上,组织申报500万的仪器设采购计划备;组织申报省重点实验室1个(未获批)。